控制混凝土裂缝—材料选用
浏览量:206 发布时间:2021.03.08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有多种,控制裂缝发生应从材料选择、设计控制、施工质量和使用维护四个方面入手。
材料的质量控制:
一、 水泥及外加剂的选择
应优先选择产品质量稳定,生产批量大的大型水泥厂生产的水泥;
水泥品种的优先选择次序:低碱水泥、硅酸盐水泥、普遍硅酸盐水泥;
当有特殊要求时,不宜选用早强水泥、含碱量大的水泥、细度较小或超细的水泥;
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宜采用低热水泥;
不应采用刚出窑活性过大的水泥,而应静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;
水泥入场后应按规范、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, 满足强度、安定性要求后才能验收使用;
对于要求较高的混凝土,宜按圆环法进行水泥抗裂性试验和评价,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;
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可靠的外加剂,并有正式的质量保证文件;
应通过试验确认外加剂的匹配性以及水泥的适应性,饱和掺量及最大塌落扩展度;
抗裂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,宜选用具有减缩抗裂性能的外加剂,并宜按圆环法进行抗裂性试验和评估,然后选择采用;
对于抗裂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局部区域,可采用纤维混凝土以增强抗裂性能,采用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的品种及掺量,须经试验确定。
二、 骨料及掺合料的选择
按照有关标准、规范控制砂的细度模数、含泥量和泥块含量;
骨料级配较差时,宜采用粒径不同的骨料优化配合,选择最佳级配;
性能要求较高的混凝土,宜选用含泥量小于1.5%、泥块含量小于0.5%的中砂;
选择空隙率较小,级配良好的粗骨料(石子);
潮湿环境中的结构混凝土,应采用非碱活性骨料,以抑制碱骨料反应;
混凝土中宜加入一定量的Ⅰ级或Ⅱ级煤灰,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;
当混凝土中掺入矿粉时,其细度宜与水泥的细度接近;
使用硅灰的混凝土,应有可靠的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;
进行圆环法对加入掺和料的混凝土进行抗裂性试验和评价;
可考虑掺入钢纤维以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;
考虑掺入有机纤维(聚丙烯纤维、尼龙类纤维等),以提高混凝土凝固后早期的塑性抗裂性能;
在混凝土中掺入有机聚合物,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。
三、 配合比设计
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,宜尽量减少水泥用量。普遍强度等级可为270~450kg/m3,高强等级不超过550 kg/m3,(包括掺合料);
水胶比过大易沉降离析,过小难以浇筑密实,宜控制在0.40×0.55的范围内;
在满足拌合物工作性的条件下,宜降低砂率,防止混凝土抗裂性能劣化;
宜掺入水泥用量20%~30%的粉煤灰,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;
当须掺入磨细矿渣时,宜与粉煤灰双掺;
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,宜采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拌合物,防止离析、泌水而产生表面裂缝;
通过优化、对比选择的配合比,应按施工配合比进行开盘鉴定,满足强度条件,并进行抗裂性试验评价。
选择合适的水泥、外加剂、骨料、水、掺合物等原材料,适宜的配比,不仅能保证混凝土强度及使用性,也能从原头上控制好混凝土结构裂缝。
运兴土木十八年专业加固经验,致力于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与正常使用。
运兴土木立足湖南,服务中国!
各种工程质量问题,欢迎来电咨询:0731-89922317。
公司网站:www.yunxingtumu.com。